目前因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许多居住小区处于临时封闭状态,居民的生活物资、各种医疗器械紧缺。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也捐赠了大量的资金和抗疫物资。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慈善捐赠活动?
法妞网友咨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慈善捐赠活动?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九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之规定,一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以自己的合法财产对进行捐赠,法律对捐赠主体无特殊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十五条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法律对接受捐赠的主体是有特殊要求的,即仅限于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公益性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各地的慈善会、红十字会,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则是指与抗击疫情相关的非营利性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
个人捐款微信途径:找到“腾讯公益”接着找到“驰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项目,进入首页后在最下方可进行单笔捐赠,金额随意。支付宝捐款途径,首先在手机里点击抗击新型肺炎里实时数据。进入专题栏后,点击爱心捐助。然后选择你要捐助的活动。点击单笔捐,选择金额后,点击同意协议并捐款。
律师补充:
慈善捐赠本身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在任何慈善捐赠活动中,倡导方没有权力对任何捐赠方或潜在的捐赠方采取强制措施,也不能对潜在捐赠人和企业进行道德绑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等,可以号召、鼓励、引导人们自愿捐赠,但不能强行募集或摊派。否则,既违反了慈善的本意,也违反了《慈善法》的相关要求。慈善捐赠不属于市场行为,不受等价交换原则支配,不是买卖、销售、互换等市场行为。捐赠人在捐赠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回报。捐赠财物必须用于慈善事业,如果发生了善款挪用的事件,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