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活动中,价格欺诈主要是指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价格或者虚构商品原价进行虚假促销等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比如购买的民事行为。此种情况下,无疑会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法妞网友咨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消费领域中的欺诈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祁铈程律师解答:
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该条对欺诈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作出的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欺诈是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欺诈行为既可是积极的行为,也可是消极的行为。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可分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欺诈和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的欺诈。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就是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只要经营者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采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方式误导消费者,并使消费者陷人被欺诈的境地的,都应该认定为实施了欺诈行为。
祁铈程律师补充: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经营者在销售商品中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是否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是否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