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不是法律用语。日常咨询中,很多当事人遭遇所谓“骗婚”。骗婚的核心是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但是每个骗婚行为所对应的法律责任未必是一样的。
(资料图)
法妞网友咨询:
怎样的行为构成骗婚?
刘瑞凤律师解答:
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骗婚罪,骗婚是民事行为,如果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核心是骗取较大财物(3000元以上),手段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在不构成诈骗罪时,如果没有结婚或结婚后没有一起生活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打的是民事官司。
刘瑞凤律师补充:
只要有证据证明对方骗婚的,不管多久,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另外,具有欺骗性质的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婚姻,而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材料后发现有犯罪事实,但因犯罪嫌疑人已经逃匿,公安机关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之追捕归案,造成刑事案件无法处理,其骗婚行为也无法从事实和法律层面进行认定,进而受害人的婚姻关系也无法定性,势必造成该骗婚婚姻关系长期处于待定性状态,期间受害人将无法重新缔结新的婚姻关系。受害人选择刑事法律就行救济将无法挽回损失,同时还将给其造成持续损害,为此只有选择民事救济途径。
如果当事人选择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立案后,查明涉及骗婚事实,因涉及诈骗犯罪,法院应当立即中止诉讼,并将案件移送到公安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