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后果是什么?

2023-03-07 15:17:48 来源:法问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作为中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两部新法直面当前种种事关未成年人保护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守护广大“少年的你”。

法妞网友咨询:


(资料图片)

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后果是什么?

杨孝业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我国,从刚刚出生到未满18周岁(不包括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未满18周岁的任何一个年龄层的中国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围,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范的总称,我们学习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不仅应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而且要了解其他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范。

法律责任分为三个层次的责任,第一民事责任,侵害未成年合法权益的要进行民事赔偿,抚养权的丧失。第二行政责任,可能涉及行政罚款,经营主体吊销营业执照的责任。第三是刑事责任,遗弃罪,虐待罪,拘禁罪等刑事犯罪。

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什么后果,要依据违法行为是才能而定,造成未成年人损害的,要给予赔偿,并且承担行政处罚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杨孝业律师补充: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的,从重处罚,对于强奸已满十四周岁未成年少女的,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一般也酌定从重处罚。对不满十二周岁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严重残疾或者精神智力发育迟滞的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从严惩处。奸淫幼女、猥亵儿童,构成犯罪,不要求采取暴力、胁迫、麻醉等强制手段实施,但如行为人采取上述强制手段的,对被害人伤害更大,故应体现从严惩处。

对于绝大多数的未成年人,他们虽然触犯《刑法》规定,但从关爱保护和教育挽救的角度出发,送入专门学校施行专门矫治教育。这是由未成年人特殊地位和自身特殊原因决定的。对绝大多数罪错未成年人,主要还是依靠教育,辅之以必要的矫治措施,进行感化挽救,而不是主要依靠惩罚。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要完成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的,要实施职业教育。

标签: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15037178970

保险法

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