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全球快讯:法律援助申请中的经济困难怎么认定?

2023-03-11 18:19:09 来源:法问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困难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资料图)

法妞网友咨询:

法律援助申请中的经济困难怎么认定?

刘伟律师解答:

城镇居民经济困难的标准:1、法律援助申请人的经济困难标准依申请人是否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来确定。具体标准以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当年公布的标准额度为准。2、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3、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为法律援助申请人证明其经济困难的书面凭证。尚未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或自然灾害期间正在接受国家救济的灾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由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申请人经济困难的证明。4、对于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申请人,无需对申请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刘伟律师补充:

对于法律援助的对象的认定,根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申请人经济困难:

(一)申请人及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二)申请事项的对方当事人是与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人的个人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三)申请人持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证件、证明材料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认为真实有效的。

因此,符合前述三种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申请人就能够被认定为经济困难人员。

标签: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 人民政府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15037178970

保险法

医疗事故